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77章

中国历代,对属国的数量多少都十分重视。

中国人想象的世界是,中国位居天下中央,是文明之邦。

四周国家环绕在中国周围,都沉陷在野蛮愚昧之中。

因此,中国愿意怀柔远人,向四周&ldo;传播声教&rdo;,以自己的文明之光将他们从不幸的黑暗中拯救出来。

而四周明白事儿的夷人大都&ldo;倾心向化&rdo;,急切地想到中央王国来参观学习,学习先进文化。

来了自然不能空手,他们带着本国最好的土特产,恭恭敬敬献给中国皇帝。

这标志着他们向先进文明的致礼,也标志着对中华帝国的臣服。

这些国家就叫朝贡国,又称属国。

&ldo;万国来朝&rdo;&ldo;四夷宾服&rdo;向来是中央帝国统治成功的标志。

中华帝国的属国越多,就证明帝国治理得越良好。

中央王朝通过册封,赐予四周小国以合法性地位。

而中央王朝自身的合法性,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小国的捧场来证明。

历代王朝都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光荣伟大,以吸引周围国家前来朝贡。

大清王朝的属国数量自然也不少。

因为中国与属国的关系根本上是礼仪性的,中国是君,外国是臣,所以清代的外交分别由礼部和理藩部来划片儿管理。

东南及海上一片,如朝鲜、琉球、越南、南掌(即老挝)、暹罗(即泰国)、苏禄、缅甸,以及西洋的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罗马教皇厅(即意大利)等,归礼部管。

而归理藩院管辖的,主要是西北陆上属地及国家,比如哈萨克、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中国人一厢情愿中的&ldo;属国俄罗斯&rdo;等等。

一般来讲,在进贡国名单上增加一个新名字绝非易事。

除了千方百计遣使招徕,就要大动兵戈武力威服。

大清属国数量在乾隆年间增长最速,主要是因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击败准噶尔,这一战使&ldo;哈萨克左右部、布鲁特东西部、安集延、玛尔噶朗、霍罕、那木干四城、塔什罕、拔达克山、博罗尔、爱乌罕、奇齐玉斯、乌尔根齐诸部落&rdo;均&ldo;同属内地&rdo;或者&ldo;列我藩服&rdo;。

&ldo;以亘古不通中国之地,悉为我大清臣仆,稽之往牒,实为未有之盛事&rdo;。

(《清史稿》)

而如今,既没用大清帝国出兵,又没有遣使,数万里外大西洋上的从不知名的英吉利国就&ldo;远慕声教,倾心向化&rdo;,主动前来纳贡。

这难道不是中华帝国文化影响力的有力证明吗?这难道不是大清盛世的最好注解吗?这难道不是皇帝晚年遇到的一桩大喜事吗?

何况这个新的&ldo;臣仆&rdo;将为皇帝贡献许多奇珍异宝。

那篇禀文里不是说得很清楚吗:&ldo;带有进贡贵重物件,内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难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损坏,并冀早日到京。

&rdo;

依惯例,海上达到的外国贡使一律由广州上岸。

皇帝回复两广总督,特别批准英吉利人破例由天津登陆:&ldo;阅其情词极为恭顺恳挚,自应准其所请,以遂其航海向化之诚。

&rdo;(《清高宗实录》)

其实英国人并非是中华帝国的陌生客人。

他们来到中国海边已经几百年了。

长期以来,他们一直是大清国最重要的外贸伙伴国之一。

自古以来,英国人就一直被东方这个神秘的大国所吸引。

早在1497年,英国人卡波特就企图打通前往中国的航路,可惜没有成功。

直到1635年,英国商船&ldo;伦敦&rdo;号抵达澳门,才标志着中英交往的开始。

从那时起,中英间就建立起了贸易联系。

不过当时的明朝官员并不知道这些外国人从何而来,看他们一样是红头发蓝眼睛,以为他们是荷兰人,所以将他们也称作&ldo;红毛番&rdo;。

在中国人眼里,荷兰是当时海上最强的国家。

其实世界大势早就发生了变化。

相邻小说
反攻[星际]  你列表最软的妹  藏住满分甜  截胡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青少年版)  红尸鞋  辉煌三国  凤凰落地不如鸡  穿成霸总的娇气包闺女  三线玩家  史上最怂阿飘  封敛雪印  女配她美貌动人  情敌们后来都说喜欢我  高武:我以仙法护华夏  就等你下课了  往生泪  甘味橘  喜欢你不是两三天  可以给我你的校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