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11章 蒯彻后改名蒯通

一、登上舞台

蒯通,本名蒯彻,因为避汉武帝之违而改为通。

有人从楚汉时期记载蒯通的言论以及《史记·田儋列传》:“从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通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

***认为《战国策》为其所著。

蒯通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是秦二世元年八月,当时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

眼光老到,善为长短之说的他立刻游说范阳县令徐公,为其分析当前形势,解说利害关系说服徐公降赵王武臣,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赵王武臣接受范阳县令徐公投降,传檄千里,不战而下三十馀城。

可见其言之利!

到蒯彻再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五年的光阴已经一晃而去了,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剧已经接近尾声。

令人迷惑不解的是这五年间风云起伏,波澜壮阔,而蒯彻却丝毫没有任何事迹显示他参与这段另人热血沸腾的历史进程中去。

笔者以为,不是蒯彻不参与,而是明主难遇。

平庸之辈,自不愿意为其谋略天下,比如赵王武臣;而雄主身边都有信任有加的谋臣,比如刘邦有张良,项羽有范增。

自己投奔过去,不能为其重视,则无法尽负平生之策!

太史公在《乐毅列传》曾言:“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

从侧面反映其不遇明主赏识,满腹经纶无处施展而借古悲己的心态!

二、乱齐之策

汉四年十月,也就是五年后,蒯通再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也是韩信的帐下,当时韩信授命于刘邦引兵东,进攻齐国,还未渡平原就听到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投降。

韩信正要退兵,蒯通鼓动其偷袭齐国,说“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

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将军将数万众,岁馀乃下赵五十馀,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韩信听其计,趁齐国不备,一举攻克齐国都城临淄。

这里是后世认为蒯通为韩信谋士的依据,但是司马迁在史记用的是“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

,这里没有明确说明蒯通为韩信谋士,反而从这里看,蒯通仅仅是来说策的说客。

司马迁对此评价为“甚矣蒯通之谋,乱齐骄淮阴,其卒亡此两人!”

班固也认为“蒯通一说而丧三俊”

蒯通之谋就有必要追究一番,蒯通究竟为何出此谋?此谋究竟对谁有利?这里可以有三种解释:一,蒯通为韩信以后自立而打定基础,临时小施手段辅助韩信成就大业,可以说深谋远虑。

二,惟恐天下不乱,借此来实现自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纵横家本色。

三,为其他人而谋,蒯通施展手段借此以乱齐汉联盟。

因为后来有蒯通说韩信自立,所以一般后人皆认为是第一种原因。

但是笔者却倾向第三种,史记有这么一端话:“通善齐人安期生,安期生尝干项羽,项羽不能用其筴。

已而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

从这段可以推测蒯通曾经为项羽客卿,联系到蒯通五年内毫无动静,很可能因为无明主辅助,而楚汉期间惟有项羽刘邦双雄并立,余者皆不足论。

而刘邦项羽都有高参辅助,蒯通投靠亦不能尽展所学,是亦未曾前去辅助。

但是在汉三年却有了转机,项羽中陈平反间计而痛失高参范增,处于缺乏谋士辅助的尴尬境地。

而此时蒯通以及好友安期生趁此辅助项羽施展抱负亦合情合理,项羽欲封他们必然他们有一定功劳出过计策才可,这里笔者以为“乱齐”

就是蒯通为项羽而谋,项羽因此而分封之。

但是前一种也有很大的可能,亦合情合理,或项羽不能用其策,而转投韩信,试图辅助韩信三分天下而谋之。

第二种则可能性不大,如果蒯通仅仅是显示自己的手段,这乱齐相比说徐公降赵王武臣显然谈上不上什么手段,不过蛊惑之策耳!

相邻小说
重生之侯门凤女  混元帝经  [综漫]血槽为零  春夜喜你  七十年代太医传之古穿今  厉鬼师尊  「综影视」他们都对我一见钟情  被玩坏的全面战争  我的饲主是只虫  大熊猫的悠闲生活  天地神主  贵婿临门  豪门影后打脸日常  小公主被拐走后  东宫甜宠记  火影:战国史话  黑夜如我[综反派]  奴家脸皮厚  烈爱封喉  当个学霸好难[古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