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9章

斯诺、海伦是在延续着斯特朗、史沫特莱开始的新的传统。

从1927年大革命开始,来到中国的许多外国记者,与过去活跃在中国的前辈记者们有所不同,他们不再是代表某一国家的利益而来,不再仅仅是为了抓独家新闻。

他们中间,更多的人受到革命的影响,受到理想与浪漫的感染,他们已是国际化了的人物,是把自己置身于革命的国际背景中的新一代记者。

他们或者是革命阵营中的一员,或者是由于同情弱者而站在了革命的一边,他们把报道革命、支持弱者作为己任。

斯特朗、史沫特莱、斯诺、伊罗生、贝特兰、白修德、爱泼斯坦……正是这些与以往大大不同的外国记者们,成为中国历史中不可缺少的目击者和参与者。

无疑,斯诺、海伦的态度对张兆麟是个鼓舞。

他说要发表一份请愿书,向蒋介石陈述要求。

斯诺不同意。

因为对此举动中国报纸会不予理睬,外国报纸则会将之看做一种政治宣传。

海伦曾把学生会的一份请愿书《关于要求言论、新闻、集会自由权利和反对非法逮捕学生的呼吁》交给路透社驻北平的记者弗兰克&iddot;奥立佛,看他是否可以发表。

奥立佛对她说:&ldo;我们可不能发表这样的文章,这是一种宣传。

&rdo;她感觉出他的敌意,因为路透社站在蒋介石一边。

海伦建议发起一场学生运动,类似于五四运动那样的运动。

他们谈了整个下午。

几天后,张兆麟又来到盔甲厂胡同,这次是和几位朋友一起。

受斯诺夫妇支持的激发,他们拟定了一个计划。

海伦最初的建议是在北京街头举行一次象征性的葬礼,以悼念在中国北方的死者。

最初中国学生不赞成这一想法。

他们害怕会被当做共产党逮捕,当时共产党嫌疑分子受到蒋介石的北京宪兵队的逮捕和枪杀。

而斯诺则认为这样做可以给警察包括日本人一个意外。

关键在于要动员说服所有北京学生参加到这一抗议之中。

斯诺还答应会带其他外国记者到现场去,他自己也会对这一活动予以全面报道。

学生领袖们下了决心。

他们起草了一系列要求。

学生罢课和游行示威定在12月9日,即在宋哲元计划宣布脱离南京的头一天举行。

新成立的北平学生联合会的领袖们印刷了传单,写好标语,画好游行路线图,还组织了急救队。

斯诺后来写道:&ldo;尼姆和我几乎一整夜都在打印关于学生要求的译文,以便第二天提供给外国记者。

&rdo;

4

1935年12月9日这天,学生走上了街头。

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如此大规模的学生游行,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北平警察对12月9日的游行毫无准备。

在这之前,日本人已迫使国民党的第三宪兵团撤出北平,蒋孝先和他的部队已前往西安。

相邻小说
凑合也能过  这剧情有问题[穿书]  [综漫] 我让烫男人喜当爹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  顾少的掌上萌妻  重生后她嫁给了反派少帅  冒牌皇帝  涯上花开  噬血逃亡:许昌、开封涉枪重案侦破纪实  和反派大佬协议结婚后  男神1001式蜜爱:老婆,乖  O追A怎么可能不成功  上官家的小狐狸GL  我就是这般好命  隆美尔传  萧萧思明笙  影后今天也没退休  [陈情令同人] 陈情令之翩若惊鸿  我被穿了?  蒙哥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