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114章

输入的西方文化大体有三类:一是宗教文化,如天主教义等;二是科学技术,如天文、地理、数学、理化、医学等;三是人文科学,如哲学、政治、语言、音乐等。

对西方文化,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士人有三种不同态度:

一是排斥与恐怖。

他们诚恐传教士&ldo;用夷变夏&rdo;,如扬光光等宣称&ldo;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也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rdo;。

二是全盘吸收。

他们对西方的自然与人文科学加以全盘吸收,而且加入教派,如徐光启,李元藻等。

三是分析批判吸取,如方以智。

方以智在《物理小品》中多处引用了传教士艾儒略的《职方外记》,吸收其天文、地理、人体解剖和生理卫生知识,但他扬弃了上帝造人说,对西学中的历算、奇器亦持这种态度。

长期以来,中国对这个时期传教士带来的中外文化交流褒贬不一。

持肯定态度的称誉耶稣会士是&ldo;圣洁的布道者&rdo;,&ldo;西洋文明的伟大传播者&rdo;;持否定态度的贬斥他们为&ldo;文化侵略分子&rdo;,&ldo;欧洲殖民主义的急先锋&rdo;,&ldo;西方侵略者的矛头和工具&rdo;。

双方各执一端,难解难分。

一种比较切实的评价是,传教士把欧洲的科学和数学带到中国来,只是为了传教的目的,由于当时东西两大文明互相隔绝,这种交流作为两个文明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其功不可磨没。

正如中国古老的格言&ldo;礼尚往来&rdo;,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也使西方受益匪浅。

传教士们通过翻译中国的经典文集和出版他们介绍、研究中国的著作,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真实信息,所提供的东方文化的思想养料,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发展,催促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诞生。

◆膜拜

启蒙思想家们对当时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崇备至,甚至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比起今天我们某些向往西方的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把中国描述为一群有理性的哲人治理的&ldo;模范社会&rdo;,中国传统文化是理性的完美体现。

著名启蒙思想家魁奈写下《中国:欧洲的楷模》一书,介绍中国的哲学、文化、政体和科学,号召西方向中国学习。

思想巨匠伏尔泰甚至这样长中国人的志气:&ldo;当我们还是野蛮人时,这个民族已是高度文明了。

&rdo;

当时的德国也和其它欧洲国家一样,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对所有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东西到了痴迷的程度,拥有正宗中国瓷器和工艺品成了地位和声望的象征。

相邻小说
命不久矣后我成了万人迷  (傲慢与偏见同人)私奔之后  计划之boss  末世重生之门  民国调香师  渣渣都哭着求我[快穿]  818兵王穿越的那些事儿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恶魔的救赎  农门贵女有点田  逼婚36计,总裁的旧爱新妻  [西游]妖怪又把我抓走了  那个替身回来了  退圈男神重登顶[娱乐圈]  重回末世嚣张  我与对家C位成婚  寻找丘比特  天生女主命[快穿]  洪荒星辰道  [凹凸世界]停留在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