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7章

一部廿四史,上下数千年,其中身居高位、权倾一时的显赫人物,多若牛毛。

尽管死时葬礼隆重,碑高墓大,还有一篇详细记载其官位功业的墓表,但曾几何时,这一切都烟消云散,其中绝大多数人,甚至连姓名也不为后人所知。

那精心构筑、贮器藏宝的坟墓,只是诲盗之物,使白骨暴露荒野而已。

为什么诸葛亮的祠庙,能始终得到人们不同寻常的敬重呢?

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持蜀国政务。

一片丹心,无愧天地,输心竭诚,化人如神;执法严明,赏罚必信,如水至平,如镜至明;长驱祁山,志存匡复,约束军士,不扰百姓。

为诸葛亮作传的陈寿,曾这样赞叹:“诸葛亮之为相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都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惟其如此,才能做到吏不容奸,人怀自励,甚至使敌国将领和南方少数民族,也无不赞叹信服。

虽然诸葛亮身居相位,独揽大权,但为人极其清廉。

他曾上表后主,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死时,“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

(《诸葛亮传》)。

郦道元作《水经注》,在记沔水时,深为感叹:“诸葛亮之死也,遗令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惟深松茂柏,攒蔚川阜,莫知墓营所在。”

诸葛亮生前不谋私利,不蓄私产,死后因此赢得人们真切的思念。

直到唐代,蜀中士民,歌思遗烈,祭祀神灵,始终不绝。

在中国政治家中,还没有哪个人,能像诸葛亮那样,得到世人如此由衷的崇敬,“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诸葛亮

杜甫所游谒的武侯祠,原在惠陵(刘备墓)西南。

明初,蜀献王朱椿认为丞相祠堂与帝王庙宇并立,于祀制不合,便以“君臣宜一体”

为理由,废弃武侯祠,在刘备殿东侧塑诸葛亮像陪祀。

明末,武侯祠毁于战火。

清康熙十一年(1672),在明代遗址重建武侯祠,以前殿祀刘备,后殿奉诸葛,今天所见的,仍是这个君臣合庙。

虽然大门高悬着“汉昭烈庙”

的金字匾额,在建造时,又有意抬高前殿的殿基,以示“君尊臣卑”

的差别,但人们始终把它称为“武侯祠”

,以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在世人的眼中,诸葛亮作为智慧、廉洁、清正的象征,其地位要远在任何帝王之上。

关于武侯祠前的大柏,还有一个传说。

明嘉靖年间,建造乾清宫,派少司马冯清到四川寻找大树。

冯清看到武侯祠前的古柏,正中心意,就派了许多人前来砍伐。

忽然空中飞来无数乌鸦,鸣噪不止,齐啄砍伐者眼睑,结果只好作罢。

相邻小说
道士下山  学会飞翔  闯关东  轩辕剑之天之痕  中外童话故事  西上天  希腊寓言故事  红色权力  独立韩秋  人间正道是沧桑  许开祯中篇小说精选  我在大清官场30年  暗房  龙纹战神  厚黑学  强风吹拂  曹雪芹小传  曹雪芹传  白鸟之歌  那多三国事件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