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3章

正当阎锡山誓师讨奉的时候,蒋介石和汪精卫闹了一场&ldo;分流&rdo;又&ldo;合流&rdo;的勾心斗角把戏。

蒋介石于1927年8月假意下野,跑到日本躲了些日子,于1927年11月10日从日本回到上海。

原来不少国民党人看到蒋介石走后无人能够解决国民党内部的分裂混乱局面,纷纷电请蒋介石回国复职,出面收拾混乱的残局。

蒋介石在这次访问日本时办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征得宋太夫人同意他与宋美龄的婚事,二是得到了日本方面对北伐的理解和支持。

蒋介石发动&ldo;四一二&rdo;政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争取英美日各国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

当时在中国如果没有外国政治和经济的援助,是不可能掌握政权的。

蒋介石一旦离开苏联的援助,就必须寻找新的援助国,蒋介石把眼光转向英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

由于孙中山先生力行&ldo;联俄联共扶助工农&rdo;的政策,国民党和苏联的关系太深,而且没有苏联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也不可能进行。

有资料显示,苏联对国民党政府提供了高达数百万美元(当时价格)的军事援助。

当时的中国极其贫穷,各个军阀并没有多少钱购买军火,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军火商,决不会象苏联那样提供无偿的军事装备,所以苏联的援助使北伐军的装备大大高于各个军阀的部队。

比如大军阀之一张宗昌的部队,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枪,连军服也长年不更新,士兵们一个个蓬头垢面,还有很多人连鞋都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平和地表示与共产党分手,未必能消除英美日等国对国民党反共之诚意的疑虑。

所以蒋介石一不作二不休,用共产党人的鲜血来换取西方列强的信任。

果然西方各国对蒋介石的坚决反共大加赞赏,开始在政治上支持蒋介石,这也是蒋介石后来能够在国民党的多次内斗中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蒋介石离去的这一段时间,北伐军迟迟不进,使阎锡山和冯玉祥部都在奉军的攻击面前感到吃力,阎、冯二人都期望蒋介石能尽快复职,便联名请蒋介石回国,主持&ldo;北伐&rdo;战事。

阎还另给蒋致电,表示&ldo;公留党在,公去党危,个人之去留事小,党国之存亡事大&rdo;,拥戴之情,跃然于纸。

蒋介石利用这个机会,从日本回到上海,并派人到山西与阎锡山联络,直言不讳地告诉阎:北伐军之所以前进缓慢,让奉军得以逞强,主要原因是军令不一。

应该建议政府委派一人负北伐的军事总责,才能统筹兼顾,行动迅速。

阎锡山心领神会,于是在12月11日,与冯玉祥联名致电南京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愿意拥戴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统帅,愿意接受统帅的指挥。

同时,又联名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表示&ldo;所望我兄东山再起,主持军政&rdo;,&ldo;弟等当负弩前驱,愿听指挥&rdo;。

有了这一番铺垫,蒋介石理直气壮地返回南京,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打出&ldo;继续北伐&rdo;的旗帜。

不过此时的北伐,已经与原来的北伐有了天地之差。

&ldo;四&iddot;一二&rdo;反革命政变之后,原来支持各路军阀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都转而支持蒋介石。

蒋以北伐之名,主持改编军队,成立了四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由蒋兼任总司令;第二集团军由冯玉祥任总司令;第三集团军由阎锡山任总司令;第四集团军由李宗仁任总司令。

1928年3月,各集团军出兵讨奉。

相邻小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电  我在异界写文再现华夏文明  穿到男频后,我把男主后宫解散了  阴摩罗鬼之瑕  [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  种神战争  落幕玫瑰  男颜之瘾  清风引  嗤笑伊右卫门  我在作者笔下艰难成帝  听说路少想转正  江山隐  我家恋爱选项不对劲  左鬼眼  鬼告状  剩女不淑  鬼也怕神经  嫡后无双:拐个夫君是魔王  [恋与·许墨]古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