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65章

在政治上强化控制的同时,阎锡山还搞了不少名堂,从经济上加强控制和搜括,以满足他扩大军队的需要,巩固其政治统治的基础。

一是强化&ldo;兵农合一&rdo;政策,强行组织所谓&ldo;兵农小组&rdo;,以六人为一组,其中一人当常备兵,五人领份地耕种当国民兵。

国民兵出优待粮、棉,一部分供给常备兵,一部分优待其家属。

在营的士兵不发饷,把扩军的负担完全转稼到民众头上。

仅1946年上半年,通过这种&ldo;编组&rdo;办法,就拼凑起常备兵二万多人。

阎对这套做法,很是自我欣赏,洋洋自得,他直言不讳地承认:&ldo;今天的兵农合一,就是现代的井田。

&rdo;二是实行&ldo;平民经济&rdo;,为发展官僚资本,恣意抢掠民众财产,将国计民生紧紧控制在手中。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权进入城市,借机大发接收财,投机商推波助澜,造成物价飞涨的严重局面。

到1946年底,全国通货膨胀,物价比战前增加2900多倍。

上海物价涨至8000多倍,而山西更厉害,太原物价高于上海,达到了全国的最高峰。

阎锡山看到这种局面,也甚为惊慌,认为:&ldo;自乱因素不除,本身就有瓦解危险。

&rdo;于是提出&ldo;简化生活,保护生活,分配工作,配给产物&rdo;的四项原则,管制物价,特别是管制生活必需品。

随即严厉实行粮食、面粉、布匹、食盐等四种生活必需品的经营管制,禁止&ldo;非商人&rdo;插手买卖,禁止囤积居奇,禁止滥抬物价,禁止买卖空盘。

之后又成立了&ldo;平民经济&rdo;办事处,管制物资的输出输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统一批发,将大利都揽到了他的&ldo;公营&rdo;商号中。

在&ldo;限制过分利得&rdo;的招牌下,对发放高利贷得利的,从每千元日息中抽取一元&ldo;归公&rdo;,实际上是纵容和鼓励了高利贷,最终将负担转到了普通民众身上。

节节败退只身逃出太原

不甘心失败的阎锡山,还企图扭转战局。

1947年元旦,他连续发表三篇文告,吹嘘将此年定为&ldo;复兴年&rdo;。

晋绥军再次与胡宗南的中央军配合,调兵遣将,妄图收复晋西。

人民解放军太岳军区和吕梁军区则集中兵力,挥戈东向,向着晋绥军兵力薄弱的地带进攻,迅速攻克孝义,并逼近汾阳城下。

孝义失守,就意味着阎锡山在太原周围的晋中地区的防线被打开一个缺口。

相邻小说
听说路少想转正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电  穿到男频后,我把男主后宫解散了  清风引  江山隐  [恋与·许墨]古风向  鬼告状  落幕玫瑰  我家恋爱选项不对劲  左鬼眼  种神战争  我在异界写文再现华夏文明  嗤笑伊右卫门  我在作者笔下艰难成帝  嫡后无双:拐个夫君是魔王  男颜之瘾  剩女不淑  鬼也怕神经  阴摩罗鬼之瑕  [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