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6章

三、儒学的内容

自孔子整理和阐释六经之后,儒学著作无虑千万;自孔子建立&ot;仁义礼&ot;结合的理论体系之后,儒家理论也历经演变但是,就其基本特色言之,儒学又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理论框架‐‐自觉的人格意识论、和谐的社会关系论、合一的天人关系论‐‐数千年相承而不绝任何一门人文学说,都回避不了人的问题、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儒家,可以说是人类认识史上第一个就这些问题作出全面系统地解答和论证的学派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儒家力倡培养自觉的人格意识,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倡天人相与、天人合一的人天关系,从而形成不仅具有鲜明个性,而且具有发人深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关于&ot;人&ot;、&ot;社会&ot;、&ot;自然&ot;的博大的(也是实际的)理论体系

人是什么?怎样作人?什么是理想人格?……这是自有史以来就始终困扰着人类自身的问题只有认识了人和人的本性,才能解决怎样作人和塑造理想人格的问题关于人性,儒家有所谓&ot;性善&ot;、&ot;性恶&ot;说:性善论者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中天然地存在&ot;仁义礼智&ot;四种善端,只要加以唤醒和培育,&ot;人皆可以为尧舜&ot;(孟子)与此相反,性恶论者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只有通过教育和法制才能使人性变善‐‐&ot;善者其伪也&ot;(荀子)此外,还有&ot;性无善恶论&ot;(世硕)、&ot;性善情恶论&ot;(董仲舒)、&ot;性善恶混论&ot;(扬雄)以及&ot;性三品(善、善恶混、恶)说&ot;(韩愈)和&ot;天命之性(善)&ot;与&ot;气质之性(恶)&ot;之分(朱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还是别的人性论,他们所得的结论不是对人类丧失信心,而是对人类的未来充满希望他们一致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先天的善可能因后天&ot;所染&ot;而丧失,先天的恶可以通过后天的造就而改变故教育和陶冶是必要的他们一致承认,通过后天的努力,变化气质,人性总是可以臻于至善的,人人可以成善人,个个可以为良民,甚至可以作&ot;圣人&ot;‐‐&ot;人皆可以为尧舜&ot;即使是持性恶说最坚的荀子也不否认这一点,认为&ot;涂之人可以为禹&ot;中国儒家&ot;人性向善&ot;的信念,激发了他们恭行教化、&ot;内圣外王&ot;的雄心,满腔热忱地兴礼乐、办教育,起先知、觉后觉,为唤起善心,培养善行,使芸芸众生都成为人格自觉、个性自由的完全意义的人而奔走呼号,不暇暖席为了造就自觉的人格,孔子提出了&ot;仁、义、礼&ot;三大法宝,孟子增加&ot;智&ot;,力倡仁、义、礼、智&ot;四德&ot;;董仲舒又加入&ot;信&ot;,宣扬仁、义、礼、智、信&ot;五常&ot;其中&ot;仁义礼&ot;是最基本的德行,是先决的修养仁者人也,是爱心,是人类本然具有的对同类的仁慈和宽恕情怀;义者宜也,是原则,表现为人类待人处事恰当的分寸;礼者履也,是践仁行义的具体规定,是仁义之节文从社会学角度看,仁,表现为人类团结;义,表现为社会秩序;礼,表现为社会文明从道德角度看,仁,表现为人对自性人格觉悟;义,表现为自我道德自律;礼,则表现为个性修养的圆满一个既具有仁心、义举,又能依礼而行的人,就处处表现出充分的好心善意和优雅恰当的举止仁心用于事亲则是孝,用于交友则是爱,用于对人则是&ot;忠恕&ot;‐‐&ot;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ot;;&ot;己所不欲,勿施于人&ot;义用于事兄则是悌,用于对人则是尊重,用于交友则是信,用于事君则是忠,用于治世则是秩序礼用于治身就是文质彬彬,用于社会则是文明生活……一个在人格上自性觉悟,在道德上严格自律,而又过着文明生活的人,自然是自觉而又自由的完全意义的人了

儒家还依据人们对&ot;仁义礼&ot;的掌握和保持程度,将人划分为小人、庸人、士、君子、贤人、圣人几个等级:小人道德败坏,庸人只知谋财,士人追求向善,君子才是理想人格君子坚守仁义,依礼而行,孔子曰:&ot;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ot;(《论语&iddot;里仁》)又曰:&ot;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ot;(《卫灵公》)除了仁义礼之外,君子还具有仁智勇&ot;三达德&ot;,孔子曰:&ot;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ot;(《宪问》)君子是道德纯粹、人格完美、知识丰富的人,他具有优秀的品德,高尚的情操,醇熟的处世经验和优雅的行为举止他们心怀善心,爱人利人,立人达人;他们追求真理,忘却物欲;&ot;君子谋道不谋食&ot;,&ot;君子忧道不忧贫&ot;(《卫灵公》);他们既极积入世,以天下为己任‐‐&ot;修己安人&ot;,&ot;修己以安百姓&ot;(《宪问》);又志趣高雅,超拔干流俗之外‐‐&ot;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ot;(《里仁》);他们乐天知命,无忧无惧,视富贵如浮云,穷达不住放心而&ot;安之若命&ot;;又豁达大度,宽人严己‐‐&ot;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ot;(《子路》);&ot;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ot;(《卫灵公》);&ot;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ot;(《颜渊》)……君子是人间真善美的化身,时时处处表现出仁慈的爱心和智慧、正义的光彩,将温馨与文明洒满人间君子又与宗教修士和遁世高蹈的隐士不同,君子高雅,但不避世;君子入世,但不庸俗……他们是生于人间,长于人间,并服务于人间的,从人世间来又回到人世间去的世之精英、人中俊杰儒家追求理想人格、造就&ot;君子&ot;风度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君子去治世行善,拯救人类修己的目的是&ot;安人&ot;、&ot;安百姓&ot;,是&ot;博施济众&ot;,这就是在君子之后还设定贤人、圣人的原因简言之,修养高的君子多做善事就是贤人,功德圆满就是圣人君子就是下欲抚救苍生,上欲成贤企圣的最佳人选他们进则兼济百姓,实现&ot;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ot;的远大理想,完成&ot;内圣外王&ot;的事业;退则坚守人格的自性完满,严守操行,独善其身,任何威胁利诱都不可移易,此即孟子描述的&ot;大丈夫&ot;形象:&ot;后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ot;(《孟子&iddot;滕文公下》)儒家除了对君子典型人格的提倡外,还注重对广大人民群众道德意识和文明知识的启发和培养,认为统治者接受教育会仁慈爱人,下层人民接受教育就会知规矩、听使唤‐‐&ot;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ot;,孔子说:&ot;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ot;(《论语&iddot;泰伯》)因此儒者认为,改善人民的衣食住行、注意人民的物质利益是必要的,主张为政首当&ot;足食、足兵&ot;和&ot;庶之、富之&ot;,但并不以此为终点,更不以此为目的儒家清楚地看到,倘若富而不仁、逸居无教,不知自律,不守道德,那么人就与禽兽无别孟子曰:&ot;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ot;荀子说:&ot;无富无以养民性,无教无以理民性&ot;故孔子在强调&ot;庶矣富矣&ot;、&ot;足食足兵&ot;同时,没忘了&ot;教之&ot;&ot;信之&ot;;孟子在主张&ot;饱食暖衣、逸居&ot;的同时,亦重视&ot;教以人伦&ot;;荀子在&ot;富之&ot;之后也强调&ot;立大学,设库序,修六礼,明七教&ot;以提高人民修养故《诗经》说:&ot;饮之食之,教之诲之&ot;都阐明同一个道理: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人民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文明

相邻小说
穿成女主的嫡姐  文坛背后的讲坛  攻略者,请留下[快穿]  摄政王的天命医妃  娱乐城  人生若只如初贱[网游]  重生之好好撩撩  阿吱,阿吱  轻狂  每天都在和我的男朋友战三观  红楼炮灰生涯  慌楼  禁欲受变攻后都抢着娶我[穿书]  霸总的小熊软糖成精啦  弃妃本狂妄  [综文豪野犬]秋声  罗德斯岛战记3  倾城之恋  大佬们娇软易推倒  反派帝师身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