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2章

当然,这只是曹雪芹诗格所以形成的一个因素,由于环境条件,生活经历,性格才情之不可能尽同于祖父,曹雪芹自然又有他自己的风格特点:第一,他的诗绝不轻作。

第二,他的诗,格意新奇,特有奇气。

第三,曹雪芹的“诗胆”

雪芹的诗胆如铁一样刚硬,而且如刀一样锋利。

在北京城里只能住马厩和“水窝子”

的雪芹,终于不得不离开京城,到郊外去另谋生路。

香山后街的小酒馆,不过是他经历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

他出了西城门而远至香山脚下,中间还应有很多曲折。

那时候,西郊是皇帝常到的地方,有几处著名的“御园”

,即畅春园,圆明园和以西的“三园”

:瓮山(万寿山)的清漪园(今颐和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

这些宏伟巨丽的名园,庚子(1900)之变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都破坏了。

围绕这些御园,各有众多的护军驻卫,还有名色繁多的为园子服役的大量内务府属下的旗人和杂役。

雪芹此来,大约也还是为了投奔这些人当中的亲友和相识,为觅求一个寄身之地。

西郊很多地方都有过他的足迹。

最后才来到了西山的近旁。

所谓西山,广义的范围大极了,北京的西北是望不尽的层层峰峦,乃是太行山的余脉。

狭义的,人们常说的西山,则指北京西郊离城最近的这一小层小山,也有数不清的小山峰,各有一个美好的名称。

香山不过是其中之一,还有万华山、寿安山一带,大约就是雪芹最后落居的一个幽僻的地点。

他这个住处,早不可确指,我们只知道:他的友人称之为山村,秋天则成为“黄叶村”

一条小“巷”

——或者竟是指的一条小山径曲曲弯弯,很费力才找到他的小房子,四周围长满了蓬蒿野草,高得像要把房屋掩起来。

门前是一片野水,出门一望,就是近在眉睫的碧水青山。

环境是美的,可是那小房的破陋,让来访的友人为之叹息难过。

雪芹自己也说是“茅椽蓬牖,瓦灶绳床”

——屋子是用草木对对付付搭架的,起码的家具也没有,那种贫困的情境,城里的人难以想象。

虽然环境清苦,有一段时间的生活倒是颇为平静适意的。

那时候,西郊的寺庙多极了,号称“七百寺”

或者还多,雪芹自小与庙有缘,喜欢寺院中的艺术境界,也有高僧奇士,借了佛门而隐遁在寂寞的山林深处。

他闲来常常到这种地方去寻找画境诗材与玄谈哲理的禅侣。

这一带有一个地方是他最喜欢的去处:樱桃沟。

这只是距离香山不远的一条小峡谷,就是著名的唐代古刹卧佛寺的西侧,然而却是人踪罕到的一处奇境。

这地方有一处泉眼,潺潺不绝,土人俗话叫它做“水紧头儿”

,即泉水的最初发源处,后来文人则写作“水源头”

了。

相邻小说
中外童话故事  许开祯中篇小说精选  龙纹战神  白鸟之歌  暗房  我在大清官场30年  独立韩秋  从领主到万王之王  人间正道是沧桑  强风吹拂  那多三国事件簿  希腊寓言故事  闯关东  道士下山  轩辕剑之天之痕  厚黑学  红色权力  西上天  学会飞翔  曹雪芹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