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0章

但是,由于趋炎附势在人世间已经成风,文人相轻也成了文坛的通病,杜甫的言行,反而不能为某些人理解,他和李白相敬相重、生死不渝的情谊,反而使某些人感到奇怪,并怀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理,在李、杜诗中,饶有兴味地寻找一些“例证”

,以推出二人“相轻”

的结论。

托名李白的《戏赠杜甫》,正因为能满足这种心理需要,反比寄托李白真情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更为某些人所乐道。

至于杜甫赠送、怀念李白的众多诗篇,对“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这样的诗句,都置之不论,反而抓住“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这几句诗,大做文章,认为这是在明显地贬低李白,将他同六朝诗人相提并论;充满思念之情的“何当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则被看作是讽刺李白作诗粗疏。

其心胸的狭隘与想像的丰富,竟能如此奇妙地结合起来,可称是病态人心的一大杰作。

杜甫以上面这些人来比李白,“盖以生平所最慕者以相方也”

(《杜诗详注》引朱鹤龄语)。

这就像敦诚挽曹雪芹,有“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之句。

刘伶、李贺同曹雪芹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但作为曹雪芹挚友的敦诚,他这样写,却完全是出于对死者的一片敬意。

尽管杜甫高自称许,有乃祖之风,尽管杜诗“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新唐书?杜甫传》),然而在中国文学史中,没有谁比杜甫更能不倦地向他人学习、更能由衷地赞扬他人了。

不过无论是当代文豪,还是前朝作家,没有哪个人像李白那样,在杜甫心中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他承认王维“中允声名久”

(《奉赠王中允维》),称赞高适“美名人不及”

(《寄高三十五书记》),但惟独对李白才有“千秋万岁名”

(《梦李白》)这样的推许。

如果说,人的真情在清醒时常会被掩盖,那么,在梦中则会充分表现出来。

杜甫对李白的感情,最真切、最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梦李白》诗中。

前人说这二首诗,声泪俱下,交情恳挚,似真有神魂往来,千古深情,惟此为至;反过来说,若无一片真情,也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唐宋诗醇》评这两首诗:“沉痛之音,发于至情。

相邻小说
强风吹拂  学会飞翔  希腊寓言故事  曹雪芹传  闯关东  许开祯中篇小说精选  白鸟之歌  西上天  轩辕剑之天之痕  那多三国事件簿  红色权力  中外童话故事  我在大清官场30年  人间正道是沧桑  暗房  独立韩秋  厚黑学  曹雪芹小传  龙纹战神  道士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