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3章

蜀道(上)

蜀道(上)

唐代孟棨《本事诗》载:李白刚从蜀中到长安,住在旅店里,贺知章久闻李白大名,前去看望。

李白拿出《蜀道难》给他看,贺知章尚未看完,就已赞叹不已,称李白为天上“谪仙”

《蜀道难》一直被看作是李白的代表作,诗中写了蜀中的传说、蜀山的险峻、蜀水的湍激、蜀道的悲凉,才思横溢,造语奇丽,诗中雷霆,笔下翻滚。

虽然李白生在四川,但他前后出入蜀中,都驾舟长江之上,未曾经过蜀道,诗中所写的,都出自他意中的想像。

因此这首诗能充分体现李白的奇思遐想,却不能真实地反映蜀道的雄奇景象。

肃宗乾元二年(759)十月,杜甫离开秦州,前往同谷(今甘肃成县);同年十二月,又离开同谷,前往四川成都。

在流离困顿的旅途中,作了二十四首诗。

清人李长祥说:“少陵诗,得蜀山水吐气;蜀山水,得少陵诗吐气。”

(《杜诗详注》引)这组诗,作于杜甫最艰难的岁月,但却是蜀道最幸运的时刻,似乎是天借杜甫之手,将蜀道的奇山奇水,一一付之于诗。

使数千里山川,了然一卷之中;使那神秘的土地,充满感情的色彩;使现实世界的险状,成为理想国中的佳境。

李白的《蜀道难》,就想像丰富、语言瑰丽说,可叹为观止;但中间着重形容山川道路的一段,若用于其它崇山激流,也无不可。

而杜甫这组诗,笔笔都写蜀道,不可移于他处。

苏轼认为这组诗,在古今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无可比拟。

明初方孝孺入蜀,自叹无杜甫之才,对景搁笔。

清人蒋弱六说这组诗与柳宗元谪居永州所作的游记,“剔险拔奇,幽深峭刻,自是千古天生位置,配合此奇地奇文”

(《杜诗镜铨》引)。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在一片乌啼声中,杜甫带领全家,告别被暮色笼罩的秦州;头顶星月,身披云雾,开始了悠悠的征程。

向西南前行七里,至赤谷(即今天水市西南暖和湾河谷)。

因谷两面山崖皆呈红色,从而得名。

清晨踏上陇首九阪,从此地势险峻,行路艰难。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

硖形藏堂隍,壁色立精铁”

在秦州西南七十里,经铁堂峡(在今天水县西南七十里张家峡和赵家磨之间)。

山如堂隍,峡藏于其间,石黑如铁。

相邻小说
中外童话故事  白鸟之歌  龙纹战神  西上天  那多三国事件簿  红色权力  独立韩秋  轩辕剑之天之痕  曹雪芹小传  道士下山  希腊寓言故事  曹雪芹传  人间正道是沧桑  闯关东  许开祯中篇小说精选  暗房  强风吹拂  我在大清官场30年  厚黑学  学会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