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44章

安史叛乱后,唐玄宗逃往四川,叛军攻陷两京,大举搜捕文武朝臣和宫嫔乐工。

“禄山尤致意乐工,求访颇切,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

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在长安西内苑),宴伪官数十人,大陈御库珍宝,罗列于前后。

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歔欷,相对泣下,群逆皆露刃持满以胁之,而悲不能已。

有乐工雷海青者,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

逆党乃缚海青于戏马殿,肢解以示众,闻之者莫不伤痛”

(郑处晦《明皇杂录》)。

当时诗人王维正被叛军关押在长安菩提寺中,听到这件事后,曾作过一首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出于对玄宗的忠诚,梨园弟子纷纷逃散,宁可流离失所,不愿落到叛军手中,不少人在战乱中死去。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杜甫晚年,曾多次听过流落在外的梨园弟子的演唱,如“高宴诸侯礼,佳人上客前。

哀筝伤老大,华屋艳神仙。

南内开元曲,当时弟子传。

清歌声复转,满座涕潺湲”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这几句诗,就是在夔州柏都督筵上,听梨园弟子李仙奴歌唱而作的。

代宗大历二年(767)十月,杜甫在夔州别驾元持家中观看了李十二娘舞《剑器》,只觉舞姿矫健,神采飞扬。

一问,原来是公孙大娘的弟子。

当时公孙早已去世,就是她的弟子,也不年轻了。

虽然李十二娘的舞技得公孙真传,颇有其师当年的风姿和气概,可惜生不逢时,已不可能再有其师那样的恩遇和声誉。

她美丽的身影,只是在夔州这种僻陋之地,伴随着萧瑟的秋草,映照着凄凉的落日。

这和公孙当年“一舞剑器动四方”

的盛况,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在和李十二娘交谈后,诗人心有所感,不能自已,遂写了这篇名作。

这首诗题为观李十二娘舞,但所写重在公孙大娘舞,而其意实不在舞。

“此诗见剑器而伤往事,所谓抚事慷慨也。

故咏李氏,却思公孙,咏公孙,却思先帝,全是为开元天宝五十年治乱兴衰而发。

不然,一舞女耳,何足摇其笔端哉!”

(《杜诗详注》引王嗣奭语)前人谓作诗本旨,全在最后六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相邻小说
红色权力  道士下山  人间正道是沧桑  西上天  我在大清官场30年  龙纹战神  那多三国事件簿  许开祯中篇小说精选  中外童话故事  独立韩秋  希腊寓言故事  白鸟之歌  暗房  曹雪芹传  轩辕剑之天之痕  强风吹拂  学会飞翔  闯关东  厚黑学  曹雪芹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