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九十五章 货币改革

“季直先生,对于,中国银行发行纸币币的事情,先生可以说是国内,目前最懂金融的,也是最有发言权的,先生何以教我?”

总理会议室里,文昊正在会见,中国银行的行长张謇。

今年已经六十岁的张謇,穿着一身民国统一的公务员服装,微胖的身材,在接人待物,保留着满清时代的陋习,对于上位者与他谈话,他依然保持着低头弯腰聆听的姿势。

张謇,是一个中国人不应该忘记的人,他是晚清最后几批的状元之一。

本来可以凭借状元名号升官发财,可是看到列强入侵中国之后,弃官从商,走上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

张謇,1853年生于江苏,1894年高中状元,晚清三品官员。

1895年,张之洞派张謇,到通州兴办沙场,将其推向了实业救国的舞台,为“富民、强国”

,张謇为纱厂“大,这出自于易经中的一句话“天地之大德曰生”

在张謇的努力之下,历经四年的时间,大生才生产出第一缕棉纱,又经过三年的经营,大生纱厂,资金、设备都比之前翻了一倍,后来又在各地建立分厂,逐渐成为一个集团运作的公司。

鼎盛时期,“大生”

纱厂的资产达到4000万元,成为东南沿海地区实力最雄厚的集团。

在“大生”

的基础上,张謇又创办了油厂,面粉厂、发电厂、电话公司、银行等等,甚至1901年,还创办了一个海垦公司,在江苏海门地区围海造田。

张謇有了钱之后,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1902年开始,就在各地创办学校,范围更是遍布各个行业,比如师范学校、农业学校、医学、纺织、水产、河海等等。

现存的很多大学,也都有张謇的心血,比如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河海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等。

中小学校更是数不胜数,创办桑蚕讲习所、盲哑学校等等,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张謇一共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

除了教育之外,张謇还热心于文化、公益事业,建造了很多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剧院、幼儿园。

虽然手下企业能赚钱,可是面对如此广的公益事业,钱还是不够用的。

每当缺少资金,都是他亲自出面筹措,并给债主立下字据,一日不去世,所有欠款都由他偿还。

张謇实业,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甚至有的负债累累,惨淡经营,他独自开辟了太多的道路,做了三十年的急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了一方,对全国产生重大的影响。

张謇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奠基人,他的做法虽然有不成功之处,可是他的模范作用却是泽被后人,是中国那个时期,过渡性时代的英雄。

“总理,卑职以为,现在国内政权统一,政府法令顺利通行全国,是取缔各地政府私造货币的权利,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的时候了,”

张謇尊敬的回答文昊的问话。

“季直先生,依你之见,咱们该怎么做,咱们应该怎么发行货币?又该发行多少?需要政府怎么配合?”

文昊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总理,货币权必须收归中国银行,有中国银行发行货币,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有国家信誉做支撑。

然后用新发的货币回收社会上的金,银,铜钱,等旧货币,根据回收上来的贵金属数量,作为储备金,再超额发行,货币。

这样就可以解决财政的压力,而民众也不必要,拿笨重的金属货币进行交易。”

张謇抚摸着胡须到讲道。

“按照季直先生的计划,咱们第一期能发行多少货币?怎么保证货币的流行?人民又愿意使用?”

文昊对于银行发行货币,不是多懂。

相邻小说
大唐便利店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红楼之挽天倾  在冰山总裁怀里摇个尾巴  遇潮  机缘天下  李治你别怂  驱魔人的自我修养  万亿市值不是梦  我只会拍烂片啊  [综漫]向烂橘子发起进攻  [综漫]酒厂良心的跳槽之路  莎美乐之吻  假象  皇兄何故造反?  [综漫同人]看不见咒灵的我每天都在跟空气斗智斗勇  明末逐鹿天下  警医夜行  天汉之国  我真不是深渊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