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48章

另外雁排李四还与周边的一些响马惯有勾结,安排人传出飞雁令,把附近能召集来的响马子都找来。

眼下战乱连着天灾,各处都没了活路,见有这能发横财的勾当,都肯铤而走险,一天之内就聚集了千人马,水旱两路分为数队,各有雁营中的哨官统辖,又预备下土铳土炮,多削竹枪乱箭,乘在雁排上到处埋伏。

等到第二天天刚破晓,就有探子来报,已经望见太平军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而来,军卒密密麻麻犹如蝼蚁一般,队伍铺天盖地,见头不见尾,数不清究竟有多少人马。

雁排李四命各队人马分散到芦苇荡里隐藏行迹,听得雁哨为号,便一齐出来厮杀,眼见一场血战在即。

这正是&ldo;杀气横空红日冷,征尘遍地白云寒&rdo;。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金棺陵兽》下回分解。

第六章雁冢

话说雁营近千名团勇,会合了许多响马子,在黄天荡中设伏,布下了天罗地网般的杀人阵势。

这些人多是猎雁叉鱼之辈出身,惯于施展埋伏手段,那片荡子里又是水糙横生,芦苇茂密异常,满目萧萧,遮蔽了潜藏的险恶杀机。

水野之间荒荒冷冷,静得出奇,在外边根本看不出有丝毫异常。

到了拂晓时分,糙尖上晨露未消,芦苇深处的水洼子里一缕缕薄雾缥缈,眼看太平军就要进入黄天荡了,张小辫儿急忙让雁排李四留下调遣兵勇,准备伏击粤寇。

他则带着黑猫,由孙大麻子和雁铃儿两个哨官跟随,三人撑了一架渡水雁排,前往水沼最深处的雁冢。

那雁冢本是黄天荡里的一座土丘,后来被水淹没。

据说以前南北过往迁徙的候鸟群中,常有许多年老力衰,或是途中伤病难愈的,它们自知永远也飞不到目的地了,只好自行苦撑到雁冢上慢慢等死,直到断气之前都会抬头望天,眼睁睁看着翱翔天际的同类。

从来没人知道:为什么那些将死的候鸟野雁,都会停留在雁冢上。

但雁民们自古崇敬义气,延续古时旧例,从来不肯加害降落到雁冢附近的候鸟。

而关于雁冢,还有另外一个传说,当然就连雁民中最年老的猎户,也讲不太清楚它的年代来历,只是一代代口耳相传下来。

说大概是唐朝末年,在五代十国那会儿,有个将军被人害死在此地。

荡中的雁民们怜惜他死得壮烈,就在雁冢上盖了座低矮简陋的土地庙,把将军尸骨藏在其中,岁岁烧香,年年叩拜。

即便是冷庙泥神,受得香火多了,也少不得灵动起来,何况土地庙里的尸骸,是个含冤负屈的武将。

不知是不是那英灵长存不灭,自从雁冢上有了这座将军庙,土丘就开始下陷,最终沉到了水面以下。

随后天兆反常,有无数水鼠衔石投糙,围着雁冢构筑起了一圈圈的堤坝,竟然绵延数十里之长,将各条流入黄天荡中的水系疏导贯通,养得荡子里水糙丰足,旱涝不侵。

只是打这开始,芦苇荡子里常有阴风黑雾涌动,使得天地变色,水路迷失,这些天地间的反常异象时有时无,从来没有一定规律可循。

雁民们都说那是雁冢里的将军怨气未散,只要一刮阴风,就预示这世上要有刀兵水火、洪荒疫病之灾。

以前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按照年头从外省买来穷人家的孩子,童男童女凑出一对,收拾齐整打扮好了之后,活活投到雁冢周围的水域里淹死喂鱼,以求水底神灵息怒,保佑一方太平无事。

可始终也没见真起到什么作用,甭管愚民愚众怎么供奉,战乱天灾该来的还是照样会来,所以此地的香火渐渐荒疏了。

直到明朝末年,这个残忍的风俗才算彻底废除。

张小辫儿记得当初在猫仙祠中,第二次遇着了林中老鬼,曾被告知自己眼下将星当头。

在这乱世当中能够武运亨通,只要依照林中老鬼的安排布置行事,无论是平寇还是杀贼,战则必胜,攻则必克,要想在黄天荡中取胜,就得用黑猫将雁冢里的将军尸骸引出来,其中若有丝毫差错,雁营就有全军覆没之险。

俗话说&ldo;便宜都是套人的网,说话尽是陷人的坑&rdo;。

这话是一点不假,可张小辫儿却鬼迷了心窍,竟把林中老鬼之言都当作了金科玉律,当真是言听计从,自然是认定了成败全都在此一举,于是急匆匆赶奔雁冢,正是&ldo;心忙似箭尤嫌缓,排走如飞尚道迟&rdo;。

引路的雁铃儿,自幼生长在黄天荡里,各处水路最是熟悉不过,撑着雁排渡水而行,穿过密密匝匝的芦苇丛,把张小辫儿和孙大麻子带到一片开阔的水面。

只见这苇丛深处,水平似镜,烟波浩渺,幽深莫测。

相邻小说
谜踪之国1雾隐占婆  迷航昆仑墟  结婚吗?生一百条小鱼苗的那种  穿书后和渣攻的白月光结婚了[娱乐圈]  雄虫他是男德班卷王[虫族]  天坑·鹰猎  凶宅·鬼墓天书  她与黑夜尽缠绵  [清穿同人]大清第一宠妃  窈窕世无双  反派上位之绿茶影帝篇[快穿]  艳骨笙歌  宋家丁香  重生之后你也别想逃脱[ABO]  夫郎修仙记  末世之女配逆袭  谜踪之国2楼兰妖耳  内有萌兽,超凶  代汉  隐世大佬们的团宠[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