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48章

遇到水旱灾害,政府借钱给百姓买种子,这本是国家爱护百姓的一项仁政,也就是所谓的“青黄不接,普赐春祺”

州县领到银子后却假造名册,送到藩司衙门备查,藩司衙门的书吏因为每年都会收到州县官员的好处,所以也就从不挑剔。

多年来出借籽口的款项,交到百姓手中的不到百分之一,其余的都被州县官自肥了;个别州县官员体恤民生多艰,偶尔有实发的,也多半被衙门里的书吏派人冒领,不能惠及百姓。

我过去在山西就熟知各种弊端,现在来到甘肃,发现情形差不多,于是严厉禁止,不准出借籽口,一来可以保护国帑不受损失,二来可以杜绝官员贪污。

我已经奏明朝廷,明年春天不打算出借籽口。

我听说你们现在也有开着宝马领救济的人,此中弊端可谓古今同一。

道光二十四年(1844),邓廷桢先生就任甘肃布政使,大力提倡垦荒,目的在于增加耕地和赋税。

可是他不该误听委员丁元淼的邪说,虚报数目,说查出开垦耕地一万八千多顷,又得到野番的贡地四万一千多段(“段”

同“石”

,是北方常用的丈量单位。

1亩=16斗,一石等于10斗,也就是说,一段就是16亩),应征银一万七千多两,粮食二万三千多石。

但这些耕地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民间因此受累无穷,地方官也常常因钱粮征收不齐而受处分。

琦相想奏请豁免这个沉重的负担,我大力支持。

奏稿几次修改,还是不能确定用什么形式上奏。

直到有一天排班参见时,我对琦相说;“新皇登基,广开言路,下诏求言。

您为什么不就以应诏求言作为缘由呢?”

琦相将奏稿交给我,我代他誊正然后发了出去。

我又带头捐款,大家一共捐款两千两送给户部作为部费——担心户部书吏从中作梗。

上奏以后,皇上特旨批准了。

为了整顿军务,琦相着手裁汰老兵。

固原的士兵,提督成玉本来就管不住。

这些士兵又听说要裁汰老兵后招募新兵,不让兵家子弟递补,于是全营大哗,一齐到教场集合,提督衙门为之一空。

巡捕前往解劝,士兵们说他偏袒、包庇,将巡捕按在地上,把他的头发和胡须都拔光了。

其实,这些士兵虽然骄悍,但也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平庆泾道范懋德听到消息后,非常害怕,亲赴敎场向众兵磕头,请求他们解散。

众兵不从,范懋德又写下具结[1]交给队长,保证不再裁汰老兵,闹事的士兵才回营。

消息传到省城,琦相派副将特克慎前往调查,调范懋德进省城。

范懋德还以为自己功劳甚大,提出依照军功标准让琦相保奏赏戴花翎[2]。

等到见面后,才发现琦相很不高兴,甚至怒形于色,范懋德才一下子泄了气。

去年范懋德被派到甘肃来,就带着廷寄,交给总督布彦泰察看,廷寄中就有“看这个人才能平庸,难以胜任道员职务”

相邻小说
龙纹战神  从领主到万王之王  闯关东  言出法随:我被认成天道之子  重生之最强剑神(上)  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修炼武学能暴击  余罪  厚黑学  累!病娇徒弟要黑化,每天都要哄  道士下山  强风吹拂  独立韩秋  人在提瓦特:抽卡成神  那多三国事件簿  西上天  红色权力  残王追妻:天才王妃要嫁人  暗房  轩辕剑之天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