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0章

(2)&ldo;中国视天下为一家,待藩封如一体&rdo;,&ldo;有变乱立予削平,命将出师不索要兵费,不责成供给,……其德可恃。

&rdo;

(3)&ldo;中国以大国爱护小国,仁至义尽。

不把其国变为郡县,不在其土地上收租敛税,只期望唇齿相依,人民相安&rdo;,所以朝鲜可以&ldo;永保无疆,其心可恃&rdo;。

(4)&ldo;中国抚恤朝鲜已数百年,上上下下依恋(中国),臣民愿意从属(中国)。

若率由旧章,诚心服事,则朝野相安,政令易行,其恩泽可恃。

&rdo;

(5)&ldo;强邻环伺,其欲望虎视耽耽,如果看到中韩团结,就无隙可乘,……其威望可恃。

&rdo;

(6)&ldo;中国信任而不疑心韩国,韩国恃中国得以巩固,内乱不作,外侮也没什么可怕。

及时修明刑律政治,任用贤能,励精图治,富强会慢慢到来,……其机会可恃。

&rdo;

然后,袁又指出背离中国的四点害处:

(1)&ldo;不思旧好而结新交,是亲近者暂被疏远,疏远则必生疑心。

疏远者(指列强)韩欲亲近,亲近者(指中国)则会愈发猜忌,疑忌互生,祸乱转眼就会到来。

&rdo;

(2)&ldo;背离中国求自主,势必引欧洲以为后援&rdo;,&ldo;欧洲疑忌成性,以吞噬他人为计,……得到机会而入,必会先夺朝鲜的兵权,而后占据其要害地区。

&rdo;

(3)&ldo;中国贴近朝鲜,一时为他人所占有,必不甘心,水陆并进,捷足先登,弹指一顾之间,大兵压境。

纵使欧洲有救援之师,而已经急迫得来不及等待,朝鲜就已灭亡。

&rdo;

(4)&ldo;倘若一意背离中华,则君臣百姓上下交相疑惑,人心离叛,等不到中国兴师问罪,而内乱就已经爆发。

&rdo;

外交&ldo;双簧&rdo;[三]

最后的结论是,朝鲜欲求&ldo;至近、至大、至仁、至公之国以庇荫之,除了中国还能有谁呢31?!&rdo;

在强大压力下,国王李熙不得不以屈求伸,10月10日致信袁世凯,承认&ldo;有年少浅识之徒,虚诳放肆&rdo;,而袁的文章令他&ldo;不胜感佩,……怎敢不洗心革面,图维新政&rdo;云云。

年底,李熙致函清朝礼部,就密函事件感谢&ldo;天朝宽恕&rdo;,持续数月的风波至此平息。

我们说甲申后,甲午前这十年间,清廷之朝鲜政策基本上就是李鸿章与袁世凯的政策,根据就在这里。

在政治上,壬午以前,清廷对朝政策是放任不管;甲申以后则一变而为全面控制,看了袁的上述论说,也基本上可以知道其大概了。

下面来看外交方面的干涉与监控。

联俄风波甫定,外交风波又起。

翌年5月,朝鲜政府任命闵泳骏为驻日公使,朴定阳为驻美公使,沈相孚(后改为赵臣熙)为驻英、法、德、俄、义(大利)五国公使。

作为试探,8月先派闵泳骏赴任,但迟至9月13日,始致书清廷告之此事,由此引发了持续数年之久的外交风波。

事件大致过程是:清廷认为朝鲜先斩后奏,擅派使节的做法,不合附属国外交事务要经请示批准的宗藩体制,9月23日谕令:&ldo;朝鲜派使西方国家,必须先行请示,等待批准后再前往,方合乎属邦体制&rdo;;李鸿章则致函朝鲜国王,嘱令该国外交,应遵行附属国的旧章。

相邻小说
逝者证言  烟花三月  全服第一炼器师[全息]  和豪门闺蜜在综艺爆红了  潦倒在你眉眼  嫁给奸臣他不香吗  纨绔手拿科举剧本  现在立刻,逮捕你  手握超市穿年代,糙汉福妻美又飒  秦蛊  他的千纸鹤糖  原罪之承诺  这缘分,该死的甜美  小王子  大将军宠妻日常  摄政王还没驾崩  反派就是这样子的  金色笔记  我是渣攻?不可能的[快穿]  拯救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