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1章

我没有认真研究过沈万山的心理历程,只知道这位在江南小镇如鱼得水的大商贾后来在京都南京栽了大跟斗,他如此精明的思维能力毕竟只归属于经济人格而与封建朝廷的官场人格处处抵牾,一撞上去就全盘散架。

能不撞上去吗?又不能,一个在没有正常商业环境的情况下惨淡经营的商人总想与朝廷建立某种亲善关系,但他不懂,建立这种关系要靠钱,又不能全靠钱,事情还有远比他的商人头脑想象的更复杂更险恶的一面。

话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即应天府)后要像模象样地修筑城墙,在筹募资金中被舆论公认为江南首富的沈万山自然首当其冲。

沈万山满腹心事地走出宅院大门上船了,船只穿出周庄的小桥小坝向南京驶去。

在南京,他爽快地应承了筑造京城城墙三分之一(从洪武门到水西门)的全部费用,这当然是一笔惊人的巨款,一时朝野震动。

事情到此已有点危险,因为他面对的是朱元璋,但他未曾自觉到,只懂得像在商业经营中那样趁热打铁,晕乎乎、乐颠颠地又拿出一笔巨款要犒赏军队。

这下朱元璋勃然大怒了,你算个什么东西,凭着有钱到朕的京城里摆威风来了?军队是你犒赏得了的吗?于是下令杀头,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改旨为流放云南。

江南小镇的宅院慌乱了一阵之后陷入了长久的寂寞。

中国14世纪杰出的理财大师沈万山没有能够回来,他长枷铁镣南行万里,最终客死戍所。

他当然会在陌生的烟瘴之地夜夜梦到周庄的流水和石桥,但他的伤痕累累的人生孤舟却搁浅在如此边远的地方,怎么也驶不进熟悉的港湾了。

沈万山也许至死都搞不大清究竟是什么逻辑让他受罪的。

周庄的百姓也搞不清,反而觉得沈万山怪,编一些更稀奇的故事流传百年。

是的,一种对中国来说实在有点超前的商业心态在当时是难于见容于朝野两端的,结果倒是以其惨败为代价留下了一些纯属老庄哲学的教训在小镇,于是人们更加宁静无为了,不要大富,不要大红,不要一时为某种异己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产生焦灼的冲动,只让河水慢慢流,船橹慢慢摇,也不想摇到太远的地方去。

在沈万山的凄楚教训面前,江南小镇愈加明白了自己应该珍惜和恪守的生态。

上午看完了周庄,下午就滑脚去了同里镇。

同里离周庄不远,却已归属于江苏省的另一个县‐‐吴江县,也就是我在20多年前听到麦克白式的敲门声的那个县。

因此,当我走近前去的时候,心情是颇有些紧张的,但我很明白,要找江南小镇的风韵,同里不会使我失望,为那20多年前的启悟,为它所躲藏的闹中取静的地理位置,也为我平日听到过的有关它的传闻。

就整体气魄论,同里比周庄大。

也许是因为周庄讲究原封不动地保持苍老的原貌吧,在现代人的脚下总未免显得有点局促。

同里亮堂和挺展得多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似乎也更花力气。

因此,周庄对于我,是乐于参观而不会想到要长久驻足的,而同里却一见面就产生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奇怪心愿。

同里的桥,不比周庄少。

其中紧紧汇聚在一处的『三桥&rdo;则更让人赞叹。

三桥都小巧玲珑,构筑典雅,每桥都有花岗石凿刻的楹联,其中一桥的楹联为:

浅诸波光云影,

小桥流水江村。

淡淡地道尽了此地的魅力所在。

据老者说,过去镇上居民婚娶,花轿乐队要热热闹闹地把这三座小桥都走一遍,算是大吉大利。

老人66岁生日那天也须在午餐后走一趟三桥,算是走通了人生的一个关口。

你看,这么一个小小的江镇,竟然自立名胜、自建礼仪,怡然自得中构建了一个与外界无所争持的小世界。

在离镇中心稍远处,还有稍大一点的桥,建造也比较考究,如思本桥、富观桥、普安桥等,是小镇的远近门户。

相邻小说
帝医醉妃  山居笔记  夫人今天和离了吗  鬼魅学园  出走十五年  豪门老公他有读心术[穿书]  分手后我每天被钱砸醒  掌门仙路  花瓶女配和影帝组CP后[穿书]  往生  位面交易之超级公司  奉旨休夫  报告魔尊,你的仇人重生了  被全星际追捕  这绿帽我不戴[娱乐圈]  在年代文里养反派  这个世界没有神[无限]  作祟  [咒术回战同人]不要回头  知书传:丫鬟要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