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7章

在伦敦,老舍看见了英国社会的不平等,金钱万能的怪现象,上层资产阶级的腐化,民族偏见,等等;他也看见了英国人的勤苦、善良、独立、务实的精神。

他把这些印象写进了长篇小说《二马》;在这本书里,他对于祖国的命运流露了深深的忧虑。

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一个严肃的作家,他的创作的动机,总是由于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启迪而萌发的,并且都有着明确的功利目的。

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

就一个具体作家的创作道路而言,那情形又总是千差万别,各具特点的。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标志着老舍漫长文学创作之路的,然而这部作品的创作却是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动手写作的。

在伦敦,老舍有机会同许地山经常在一起;此时的许地山已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并且以他的《命命鸟》蜚声国内文坛。

许地山客居伦敦期间,闲下来就用一本中国小商店里用的粗纸账本写小说。

这引起老舍的羡慕和兴趣。

半年以后,到异乡的新鲜感逐渐消失,举目四顾,孑然一身,思乡之情,萦绕于怀,在国内生活时所亲历的事事物物,在寂寞中闪现为一幅幅鲜明的图画。

这种情形,使老舍在读小说时竟忘了读的是什么,呆呆地沉缅于回忆之中。

这时,他拿起笔来,在三个便士买来的作文簿上,用钢笔横书,写下自己对过去亲历的生活的印象,抒发自己久郁于心的感怀。

他的这种创作得到许地山的鼓励。

他把其中的一些段落读给许地山听,许地山为他的小说中的情节逗乐了,只顾笑,没有给他什么批评,倒是热情而又恳切地催促他:&ldo;写下去吧!&rdo;这使他增加了勇气和信心。

他大概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写完了这部长篇,这就是《老张的哲学》。

老舍把这部作品寄给国内的郑西谛(郑振铎),不久,发表于十七卷七号(1926710)的《小说月报》上。

他曾经说:&ldo;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总是件快事,我自然也觉得高兴。

&rdo;(注:《我怎样写〈赵子曰〉》,《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

)应该说,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在许地山的影响和鼓励下写出来的。

许地山对于老舍的思想和创作曾经发生一定影响,所以许地山逝世以后,在悼念他的文章中,老舍曾经沉痛地写道:&ldo;至于谈到他与我私人的关系,我只有落泪了,他既是我的&lso;师&rso;,又是我的好友!&rdo;(注:《哭许地山》。

当然,把老舍走上创作道路的原因仅仅归之为客居伦敦的寂寞和许地山的影响是并不全面的。

严格地说,这只是促成他拿起笔来的外部条件。

朴素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才是他所以决心从事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因。

而这一切又同他从小受穷、比较广泛地接触下层人民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他曾经说过:&ldo;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宁挨饿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对别人又是很义气的女人。

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

&rdo;(注:《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

)这种个人气质,经过&ldo;五四&rdo;运动传播的新思潮的洗涤,便又溶入新的内容:&ldo;五四运动到底是反帝反封建的。

不管一个青年怎样发疯,要去摘天边的小月,他也不会完全忘记了国家大事。

再加上那时节所能听到的见到的俄国大革命的消息,与马克思学说,他就不单忘不了国家大事,而且也忘不了世界革命。

这个伟大的理想与启示否定了月亮是蓝的。

况且,拿我自己来说,自幼儿过惯了缺吃少穿的生活,一向是守着&lso;命该如此&rso;的看法,现在也听到阶级斗争这一名词,怎能不动心呢?&rdo;(注:《老舍选集&iddot;自序》。

)一九二六年国内革命军北伐,他虽然远在国外,但还是十分关注这个以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为目的的大事件。

他说:&ldo;我们在伦敦的一些朋友天天用针插在地图上:革命军前进了,我们狂喜;退却了,懊丧。

&rdo;(注:《我怎样写〈二马〉》,《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

)革命思潮的激荡,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关注,这些给他的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注进了时代的内容。

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归根结蒂,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这一时代主潮所决定的。

相邻小说
仙子,你先把刀放下  全校都在围观我们谈恋爱  反派要抱抱[快穿]  我给将军解战袍  无法抵达的南亭山  合约夫夫  做绅士不如当绿茶[西幻]  非诉女王  鲤·因爱之名  惹爱篮板王  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  试爱成瘾:冷酷少主独宠我  奋斗在九十年代  锦鲤人鱼被迫营业后爆红  天降  尘泽洪荒  弦之映  告白送错情书之后  快穿之吾儿莫方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