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31章

《有声电影》记述一家人去看有声电影,一路上祖孙几辈人前呼后拥,你谦我让,繁文缛节,唠唠叨叨,等坐定准备看电影时,电影已经结束,开始散场。

这象是一幅市俗风情画。

作家想指出的是:生活中无用的事情太多,而办事又十分不讲究效率;封建的宗法制的伦理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尊卑长幼的&ldo;秩序&rdo;,是人们精神上的沉重的负担。

这往往成为一种历史的惰性,拖着人们前进的步履。

《国难中的重阳》(千佛山)用俏皮的语言描述了济南市民在重阳节时上千佛山进香祈求平安的生活画面,作家把这一生活图画放在国难当头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以点染,于是济南的一些市民醉生梦死、麻木不仁、只求自家平安的意识和心理就赫然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了。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希望》,《希望》讽刺了小市民苟安于白色恐怖之下,大买&ldo;彩票&rdo;侥幸发财的心理。

这两首诗都以状摹市民落后心理见长,细致贴切,看去象是顺手拈来,实际是长期观察的结果。

文字俗白流畅,虽含蕴不深,但切中时弊,也是有一定价值的。

幽默诗文中还有一部分是老舍自道身世的抒情文。

《自传难写》、《一九三四年计划》、《抬头见喜》、《一天》、《到了济南》都是。

其中除《一天》略带嘲世自嘲的意味之外,其它各篇都有浓重的自叙传色彩,是可以做为优美的传记文学来阅读的。

这些抒情文,或者表现对童年清苦生活的追怀,对&ldo;慈祥而又坚强&rdo;的母亲的思念(《抬头见喜》);或者是历数生活经历的坎坷和困窘(《自传难写》、《到了济南》);或者透露一点自己写作生涯的消息(《一九三四年计划》),都显示着一个正直而又清苦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这些散文,因为多系自道身世,难免流露着感伤,但也不乏幽默。

《自传难写》夹叙夹议,用语庄谐结合,处处涉笔成趣;《抬头见喜》则于辛酸的回忆中流露着对未来微茫的希望,看出作家酸苦的心态。

这些抒情散文写得亲切、真挚、深沉、厚重,是老舍人格的自然流露;从这些文章可以约略看到一些老舍的为人。

关于老舍,胡风说过如下的话:

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ldo;真&rdo;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现得更突出,更难能而且可爱。

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

在他的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正闪耀着他底对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家,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注:《祝老舍先生创作二十年》,《抗战文艺》第九卷第3、4期。

)。

胡风讲的是老舍的为人,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认识老舍的性格,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老舍的幽默诗文。

严格地说,老舍的幽默诗文并不是件件都是精品,其中也有一些草率之作,它们或者失之于思想浮浅,或者失之于格调油滑。

对于一个在摸索中前进的民主主义的作家,这是很自然的事。

在学生们中间

一九三四年七月,老舍辞去齐鲁大学教职,八月十七日只身走上海,想&ldo;试试职业写家的味儿&rdo;。

(注:《我怎样写〈牛天赐传〉》,《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

)但是,上海已不是老舍想象中的样子,而是一片萧条景象。

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魔影笼罩着文艺界,反革命的文化&ldo;围剿&rdo;摧残了一切人民文艺的生机。

就在老舍到上海的前一年,一九三三年十月、十一月,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神州国光社等书店和上海艺华电影公司先后被捣毁;他离开上海以后几个月,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因《申报月刊》登出一些抗日言论,国民党特务在沪杭公路上暗杀了《申报》主持人史量才。

老舍到上海后看清楚了&ldo;专仗着写东西吃不上饭&rdo;。

相邻小说
反派要抱抱[快穿]  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  快穿之吾儿莫方  全校都在围观我们谈恋爱  鲤·因爱之名  锦鲤人鱼被迫营业后爆红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试爱成瘾:冷酷少主独宠我  弦之映  天降  告白送错情书之后  合约夫夫  非诉女王  无法抵达的南亭山  做绅士不如当绿茶[西幻]  我给将军解战袍  惹爱篮板王  奋斗在九十年代  仙子,你先把刀放下  尘泽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