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5章 金庸和他的作品是网络小说最初的启

在各大自媒体网站还没有推送消息时(本文因媒体采访,我写于2018年10月30号),有个在响赶出差的兄弟,发了一张金庸先生去世的新闻截图到qiong里,标题是“再见,大侠”

,内容第一句是“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岁。”

虽然全是繁体字,但显然没有妨碍我们阅读。

紧接着,这个兄弟又说了句:一个时dai落mu了。

金庸先生,见证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武侠小说时dai的开始,亲历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武侠小说的鼎盛,也目睹了武侠小说的凋零和离开主流市场,他的去世,表示着,那个恩怨情仇的武者江湖,彻底离我们远去了。

客观的讲,如果不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我不会爱上文学,更不会投身到网络文学的写作当中。

我这个情况,能够袋表了相当一部分80后,尤其是出生于1970年代末,一直到1987年出生的人,这一大批中相当部分的人。

尤其是后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人,毫无疑问,都受到了金庸先生和他的武侠小说的影响。

我出生于1984年冬,大概小学五年级,能独自阅读并且逐渐喜欢上阅读时,当时,武侠小说是唯一的最爱,阅读无数书籍,但真正全套收藏的,一套是金庸先生的;另一套是古龙先生的;梁羽生先生的,则是选择行的收藏。

除此之外,随看随送,想见受金庸先生影响之深。

爱上阅读,是喜欢的事情,如果不喜欢,那阅读就是一种折磨,以金庸先生为袋表的武侠小说,让我与折磨擦肩而过,让阅读成为了我的习惯。

而阅读的习惯,才让我在2013年初开始的网络文学创作中,不至于下笔无文字,思索无灵感,才得以六年以来,写出六部小说,一部诗集,超出430万字,其中4部作品已经出版(指写本文的2018年10月30号为止)。

谢谢金庸先生,我是那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喜欢武侠小说的亿万万少年中的那一个。

历经千般万劫,如今归来,依然是网络文学创作者中的一名少年。

因金庸先生去世,有感而发。

没有当时金庸先生那些人的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也没有我们这一代80后的码字人。

你不得不承认:金庸和他的作品,是网络小说最初的启迪者之一,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一位启迪者和开路人。

相邻小说
暴君心尖宠  老夫少妻  我的大陆岁月  朱门绣户  最强战龙  起雾  我的爱豆会发光[娱乐圈]  末世重生之低头  我家O她又坏又撩(百合ABO)  三国大特工  玩弄 (np)  重生之小人物的奋斗  偏执深情  从小世界开始成长  茫海  蝼蚁求生  穿越之仙界升级法则  超级玩家生活  巫山云雨(高H 1v1 民国军阀强取豪夺)  臣服